随着一年一度高考的日益临近,有关高考热点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其中之一就是每年各省份的高考加分问题,一直是民众争论的焦点。通过对全国各省份近年来高考政策全面的分析,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只保留全国性高考加分政策,逐步取消地方性加分政策。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何为全国性高考加分政策?(全国所有省份均有的加分项目,且社会各界均比较认同)
(一)烈士子女(20分);
(二)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5、10、20分);
(三)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5、10分);
(四)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5、10分)。
整体来看共有4项,括号中的分数为可能的加分分值,除了第一项外,其他三项各省份加分的分值差异较大,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而且会随着形势变化分值有所变动。
何为地区性高考加分政策?
就是每个省份都有权利制定一些面向本省的高考加分政策或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政策。比如:少数民族、贫困县考生、见义勇为、因公致残警察子女、双语教学地区、退役士兵等等一系列加分政策,由于这些政策在每个省份之间存在巨大差异,所以可以看作地方性高考加分政策。
在这些政策之中,少数民族加分政策近年来引发巨大争议与讨论。主要有四种观点:应该加分、不应该加分、应该按照实际情况合理加分、应该少加分,对此各个省份也都陆续制订了相关政策。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我们以安徽省为例,2021年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仍然维持5分的高考加分政策,但是自2022年起将会全面取消。
江西省则是经省政府批准的8个民族乡,以及按法定程序批准且经省有关部门向社会公示的82个民族村,其中的少数民族考生在2021年和2022年的加分政策不改变,从2023年起全面取消。
辽宁省则更为复杂,喀左、阜新等10个县的少数民族考生2020年和2021年的高考政策不变,从2023年高考起改为加4分,并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到2026年全面取消。同时从2023年起取消“双语”教学的民族中学毕业的朝鲜族和蒙古族考生增加5分的政策。
天津市改为“自2023年起,少数民族考生报考天津市属高校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整体来看,全国绝大多数省份都在分阶段逐步减少或取消少数民族的高考加分政策,大多预留了3~6年的缓冲期,主要集中在2023年到2026年期间全面取消,这也符合大多数民众意愿。而对于其他地区性高考加分项,多是逐步取消或是改为“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政策。